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北京日報
手機查看
高建
每到辭舊迎新的時刻,各大藝術機構都會策劃出品類繁多的新年音樂會。遠超常態體量的供給必定對應著旺盛的市場需求,許多平日里并不太關注古典音樂的朋友也很愿意在新年時刻走進音樂廳,為生活增加一些充滿藝術氣息的儀式感。粗略瀏覽一下市場上的新年音樂會曲目構成,便會發現以約翰·施特勞斯家族作品為代表的各類舞曲,特別是圓舞曲作品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這便讓我們好奇:為何一定要在新年奏響和聆聽圓舞曲?
這個問題的直接答案并不復雜,因為“新年音樂會”這一概念的確立、推廣和深入人心,都離不開維也納愛樂樂團每年元旦在金色大廳奏響的音樂盛會。這一從1939年起延續至今的藝術傳統在過去半個世紀借助發達的傳媒體系覆蓋全球,影響了幾代樂迷。作為毫無爭議的新年音樂會范本,既然“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藝術家們選擇了施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其他樂團效仿也就順理成章。但如果我們再追問一句,維也納擁有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等無數“城市音樂英雄”,維也納愛樂樂團為何在新年時節對施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情有獨鐘呢?這或許就需要簡單追溯一下維也納與圓舞曲的淵源了。
圓舞曲起初作為一種流行于德國、奧地利部分地區的鄉村三拍子舞蹈,在18世紀中葉進入人們的視野,它的原文“Waltz”(中文直譯為“華爾茲”)源自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的“Volte”(意為“旋轉的舞蹈”)。法國《通用大辭典》對此的解釋頗為生動:“這是一種‘圓’舞,跳舞時一對舞伴‘圍繞’著自己,同時也圍繞著舞廳旋轉,就如同地球自轉和繞著太陽公轉一般。”但這種一對舞者相擁旋轉的舞蹈類型在一段時間內為貴族社會所不屑,因為當時歐洲宮廷所崇尚的是更為板正、拘謹和優雅的小步舞曲,樂迷們在海頓、莫扎特作品中經常聽到四平八穩的小步舞曲樂章便是所謂貴族氣質的彰顯。當時間進入19世紀,歐洲的藝術審美伴隨著社會劇變而發生轉變。此前的法國大革命深刻撼動了貴族保守酸腐的趣味,城市中產階級對藝術提出了全新的訴求,貝多芬震撼磅礴的交響曲、李斯特炫目花哨的鋼琴獨奏、羅西尼飽含嬉笑怒罵的市民歌劇全部應運而生,而大眾深度參與的市民舞會也讓以“蹦擦擦”為節奏特點的華爾茲迎來了黃金時代。
據學者考證,1837年的維也納城大約有三十七萬常住市民,經常參加舞會的人竟然接近十萬。每一年的開端,從哈布斯堡王朝皇室在霍夫堡舉辦的皇帝舞會持續到三月份的歌劇舞會,維也納人晝夜不停地在飛旋的舞步中歡慶著新年。老約翰·施特勞斯和好友約瑟夫·蘭納憑借非凡的藝術才華和敏銳的市場直覺,成為了維也納舞會音樂創作的領軍人物,他們的光芒又很快被后輩小約翰·施特勞斯蓋過。擅長一邊演奏小提琴、一邊指揮的小約翰統領著施特勞斯家族的六支管弦樂隊,不但穿梭在維也納的每一座舞廳,還在意大利、法國、俄羅斯和遙遠的美國收獲了無數鮮花與掌聲。在施特勞斯家族浩瀚的作品名錄中,我們隨處都能看到作曲家們為皇室貴族成員慶生祝壽、游樂園開張、行業協會周年慶典、少年藝術團體成立而寫作的大量作品,“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盛景就這樣成為現實。諾伯特·林克在《約翰·施特勞斯》一書中評價,“約翰·施特勞斯的天賦讓全世界的人能夠輕而易舉地隨時踏進音樂的殿堂”,可謂一語中的,藝術性和通俗性如此自然地攜手走到了一起。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維也納人為何將華爾茲與慶祝新年緊密相連了。
國家大劇院自2021年起便推出了“新春華爾茲”演出品牌,由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奉獻精彩的圓舞曲作品,除了施特勞斯家族所代表的維也納風情之外,中國、俄羅斯、捷克、挪威等國家風格多元的舞曲作品都曾在這場演出中亮相,《春節序曲》作為每年不變的保留曲目更是在新春佳節之際為廣大觀眾送上祝福。2025年1月25日、26日,“新春華爾茲”將再次在大劇院的舞臺上奏響,在童聲合唱領域享有盛譽的北京愛樂合唱團也將重磅加盟,在中國傳統的新年到來之際再次聆聽美妙的華爾茲,想必別有一番精彩。
[ 責編:張曉榮 ]
責編:
審核:胡玥姣
責編:胡玥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