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瀚唐文化
手機查看
著名美術史論家劉曦林先生與著名大寫意畫家張宜先生從張宜先生的代表作品《虎溪三笑》、《見證安瀾》談起,深入探討了當代中國畫發展的藝術道路。“用智慧點燃一盞心燈,借一場大雨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淋漓盡致的洗禮。”交談中的張宜流露出的,是他對藝術的真誠,體現出的是他獨特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品格。
張宜的作品筆墨蒼勁渾厚,不事纖巧,樸拙而富于變化的線條、皴擦與水墨之氤氳變化構成了畫面的豐富效果。從“寫意”出發,“天人合一”是張宜大寫意國畫藝術實踐的核心。誠如石濤所言:“夫畫者,從于心者也。”通過作畫無限接近內心的本真,自由觀照生命體驗,這就是中國畫的獨特境界,亦是張宜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張宜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培訓中心研修班導師,山東藝術學院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外聘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外聘碩士研究生導師,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外聘碩士研究生導師,韓國牧園大學美術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泰國烏隆他尼皇家大學博士生導師。
作品
賞析
▲張宜作品《虎溪三笑》200×138cm2015年
有人說,張宜身上有一種“行者”的精神氣質,張宜卻認為:“如果非說我像‘行者’,那我愿做一個行走在天地之間、永不停步的人,在行走中感知社會、感受時代、體察人間百態。”
▲張宜作品《虎溪三笑》200×138cm2015年
▲張宜作品《虎溪三笑》200×138cm2015年
▲張宜作品
《真文人》 139cm×70cm
張宜的作品筆墨蒼勁渾厚,不事纖巧,樸拙而富于變化的線條、皴擦與水墨之氤氳變化構成了畫面的豐富效果。從“寫意”出發,“天人合一”是張宜大寫意國畫藝術實踐的核心。誠如石濤所言:“夫畫者,從于心者也。”通過作畫無限接近內心的本真,自由觀照生命體驗,這就是中國畫的獨特境界,亦是張宜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在他的筆下,不僅刻畫出每個人物富有特色的生活狀態和不同的人生境遇,而且也通過對人物心理的刻畫,表現出畫家自已為之感動的精神上的共鳴。
▲張宜作品 《天地有正氣》
140cm×70cm
一切自然之美只有在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下,才能轉化為藝術之美;而藝術之美也只有在人文精神的關照下,才能具有深層的文化內涵,也才能使藝術變得不朽。張宜正用心在這條道路上艱辛的跋涉著,并努力創造更高、更新、更美的藝術境界!
▲張宜作品 《商山四皓》(南山四老)146×76cm2021年
▲張宜作品 《民族脊梁》256×89cm 2015年
▲
張宜作品 《松下問道》
180cm×97cm
▲張宜作品《
梁楷田樂圖》
2021年
拍攝留念
-E N D-
▼
《畫壇對話錄》往期回顧
▼
劉文西
周韶華方楚雄 陳永鏘 吳冠南
李世南 吳悅石于志學郜宗遠郭志光
彭先誠
王西京
姜寶林 戴衛趙建成
龍瑞
龔建新
江文湛
于光華
崔振寬
郭全忠
楊曉陽
董繼寧
吳山明
李寶林
郭怡孮
程大利
蔡玉水
齊辛民
苗重安
孔維克 周尊圣 趙奇陳鈺銘 曾迎春
劉萬鳴 孫震生滿維起方駿老甲
郭石夫 周逢俊苗再新胡永凱 老圃
胡石
邢少臣
施江城
林容生
黃格勝
徐里 丁中一 尼瑪澤仁 蓋茂森 劉二剛
李學明 李翔
責編:
審核:胡玥姣
責編:胡玥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