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3
大眾網
手機查看
懷著揣測的心情去聽報告,趙林云,曾經忘卻十余年的大家名字,從此,印刻在了我敬仰的名人榜。
2023年8月23日,濟南文學圈知名的“周三讀書會”,李會長向大家介紹,我是新人第一次參加讀書會,“歡迎,你堅持來”。聆聽的報告是趙林云教授主講的《散文的寫作》,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感覺一晃而過,幾次響起贊美的掌聲。對于我剛加入文學圈13天,很榮幸聽到趙教授的報告,像飽餐一頓營養豐富的“開胃大餐”,了解了文人愛一座城執著的筆耕軌跡;看到了文學與生活帶來的真情實感;明白了散文學習提升的路徑;認知了散文對于濟南文脈傳承的力量;品讀了全國經典散文林之云的名篇。真的感受到了“勝讀十年書”。
趙林云,筆名林之云,1964年出生于河南省衛輝市,著名詩人,博士,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教授。兼職濟南市作協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客座研究員,山大、山師大、山藝兼職教授。研究生畢業后一直在濟南新聞媒體工作,2013年轉入高校工作。近年來發表詩歌、散文、評論等作品100多萬字,散見于《人民文學》《詩刊》《小說評論》《大眾報》《濟南日報》等。曾獲得全國魯藜詩歌獎、泰山文藝獎等,作品多年入選全國年度最佳作品選及其他選本。
我回憶一下,在區委宣傳部工作時,認識的趙林云記者,互加QQ號,我還是新浪微博主“林之云”的粉絲。20多年來,我變動了3個單位任職,接到“周三讀書會”活動信息,真的猜想趙林云教授是否是林之云知名媒體人?我跨行兜兜轉轉一些工作閱歷,多年遠離了文學圈。8月,被亦好友亦文友王青蘭推薦加入“濟南紅楓讀書堂”,并參加了蒙陰、沂水征文散文采風活動。“紅楓讀書堂”發起人秦長清、張坤堂兩位先生又熱心推薦,很高興來到“周三讀書會”,才重新認識了趙林云教授。
“踏上文學之舟走一程”。我曾和大多數青年人一樣,雖然有寫閑來幾稿,但從未在省內外文學報刊鄭重投稿,早年有文友熟知一二,不好意思,也是因為像小品劇的臺詞“我的詩登報了,登在我們村的黑板報了”。比如,我寫的散文詩《心境》《品讀》、隨筆《母親的關懷》《從秋走到冬》等,曾被機關報《歷城報》采用,早已停辦。“周三讀書會”上,當趙教授講在濟南上大學時,河南的媽媽看濟南天氣預報,表達對孩子的關心。我聽到這話,內心翻滾一陣熱流。我母親去世后,埋藏的懷念總是無法表達。2006年5月臨近母親忌日的一天,我被電視里的天氣預報忽然觸動,留著淚寫下《母親的關懷》。那是我工作10余年一天晚飯時,天氣預報剛播完,母親自己笑了一聲,說想不起來看濟寧那兒的天氣預報了。“是啊。那兩年天天看濟寧多少度?擔心你冷不冷啊?有雨啊還是有雪啊?”“媽,這么多年你怎么一直沒說過呢?”“都是過去的事了,當媽的不都是這樣掛著孩子嘛。”“感動于母親以自己的方式,關心在那片天空下生活的我;感動于母親在短短數秒的天氣預報中,所傾注的那份沉甸甸的厚愛。”“母親的關懷無私、博大、深沉、永久……”第一次參加“周三讀書會”,我對趙教授所講“散文的抒情”產生了共鳴。趙教授報告內容包括“散文的理解、為什么寫散文、散文藝術作品的主要功能、散文寫作的原則、散文風格的演變、散文寫作的技巧、散文寫作的作用、寫作案例”等。結合講解散文的靈感、構思技巧,趙教授即興朗讀了自己作品《眺望濟南》《父親的車技》名篇。感謝趙林云教授《散文的寫作》報告,使我在散文知識的理解和欣賞方面,獲益匪淺。
我仿佛被賦予了“周三讀書會”文學圈的光能。如果說“文學是生命里的一盞明燈”,我愿意跟著敬仰的文學大家,與文友一起舉著燈,行走在濟南這座詩城的四季,把人間真情留在詩行。
寫于2023.8.26雨夜
(作者趙彤,現任濟南市歷城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一級調研員。曾從事新聞宣傳、旅游、文史資料征編工作。)
責編:
審核:郭凱
責編:郭凱